第169章 上一课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他没多想,直接按自己的想法回答:
“大人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赢得周礼的信任吗?”
李培恩点头:“对也不全对。”
常宝不明白“对也不全对”的含义。
在他看来,李培恩这么做就是为了这个目的。
于是他说:
“现在大人已经受到周礼的重视了,这时候指出账目有问题,周礼不就会知道他的手下背叛了他,从而更加信任您吗?”
其他几个不会看账本,但一直紧随李培恩的护卫也这么认为:
“是啊,大人!我们认为常宝说得对!”
李培恩轻声一笑:
“你们啊,还是太天真了。”
所以他们能想到的就这么简单。
李培恩开始给他们上课:
“我要告诉你们,这么做不仅得不到周礼的信任,反而会让周对我更加严厉,得罪了的会计还会找我麻烦。”
他的话让底下的人一头雾水。
李阳和刘海龙挠了挠头,满脑子问号。
王修通忍不住,提出了心中的疑问:
“大人,怎么会这样呢?照理说,大人指出错误,周礼不应该更信任您吗?”
李培恩解释道:
“因为周礼本来就认为人性本恶,他自己就是个唯利是图的人,怎么可能相信别人会对他是忠心耿耿呢。”
这也是周礼残酷无情的原因。
周礼坚信只有用暴力和金钱诱惑,才能让手下听话。
所以,一旦账目问题暴露出去:
“周礼首先会生气手下背叛,但他只会惩罚一下手下,然后继续使用他。”
周礼之后,人们普遍认为,既然连跟随他多年的老部下都能因为钱而背叛,那么新加入的外来者就更不可靠了。
只会让人更加严格要求罢了。
李培恩这样解释一番,然后问他们:“你们都听懂了吗?”
常宝等人纷纷点头。
“原来是这样啊!”
李培恩微笑着。就像现在的崇祯皇帝一样。
崇祯皇帝虽然勤于政事,但他生性多疑,固执己见。对于这种人,你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小心翼翼地揣测他的心思。
稍有不慎,你自以为对他有益、忠诚的行为,在他看来可能就成了威胁。
所以,李培恩说:
“你们啊,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。”
记得李培恩读书时,老师曾问过一个问题:
为什么古代只有富人才能读书?明明知道读书是好事,但即使是盛世时期,皇族也不会推广全民读书,这是为什么?
答案是:
崇祯皇帝希望所有百姓都保持无知。
至少,大多数百姓要愚昧无知。
这样他们就不会看到更好的生活,不会明白更多的道理。
才会对现状感到满意,不会反抗皇权统治。
从古至今的崇祯皇帝,哪个没有背景?
都是读过书、明白事理的人才会反抗。
这就是帝王的统治方式。
“好了,都快干活吧,你们也别闲着,我们可能还得在这院子里住几天,去把树叶都扫干净,晚上烤肉吃。”
李培恩发号施令,尽管张三李四等人根本不懂什么是烤肉,但他们还是出去了。
除了常宝,他们留下来也帮不上忙。
常宝继续整理账目。
整理着整理着,他突然停了下来。
他回想起李培恩刚才的话,有些愣住了。
“大……大人。”
李培恩停下记账的笔,抬头看着他:“怎么了?”
常宝一脸茫然地问:
“大人不是说过,发现的这些问题不用告诉周礼吗?既然如此,我们为什么要继续对账呢?”
他觉得这纯粹是在浪费时间。
反正也不用向周礼报告。
直接说没问题,不就结了?
李培恩听了,看看周围,发现没什么可用的东西。
于是,他拿起一张废纸揉成一团,扔向常宝。
“你这傻孩子!”
常宝捂着头,还是不明白。
“大人,我说错了吗?”
李培恩对他说:“查看账本的目的是了解这家伙究竟有多少钱,以及县城的生活状况如何。等我们解决了周礼的事情,新官员就能迅速接手县城,顺利开展工作。”
这里和其他地方不同,县城以下的所有官员都烂透了。
不可能像其他地方那样,只需换个县令,其他官员协助就行。
因此,新官员若想治理好这个地方,需要一段时间。
这段时间可能短则几个月,长则超过一年。
“官员适应新环境时间长点没关系,关键是要避免百姓受苦。”
李培恩接着说:“现在闲着也是闲着,与其在院子里浪费时间,不如整理一下,为百姓谋点福利。”
常宝听后非常敬佩。
“大人果然不简单!”
李培恩微微一笑,看了看手边的账本,对常宝说:
“虽然我们不能指出所有问题,但还是要适当指出一些。”
否则,他们所做的账目就跟原来的账房先生没什么区别,怎么向周礼证明自己的价值呢?
虽说证明价值不那么重要,但这院子确实很重要。
李培恩说:“总得做出点成果,让他保留我们的院子,毕竟我们还得在这儿住上几天。”
如果接下来的日子还像以前那样,只能挤在一个房间里,那真是够郁闷的。
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