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淳风记之天地无疆 > 战前篇五十四 凌烟双璧

我的书架

战前篇五十四 凌烟双璧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         解决了长安宫里的事,萧灼也不打算在长安多作逗留,不过在离开前,他还是得去趟谪仙居,因为那里是他和锦若分别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 长向月色,遥遥星汉,才子佳人话理短。似乎自萧灼那一剑之后,长安城又恢复了以往的繁华。

        “李道长?”谪仙居三楼,柴紹正陪着李秀宁看风景,看到李淳风进来,连忙叫了一声。“这三天你去哪了?你刚来时我还想找你说事呢!”柴绍因为在晋阳时就见过李淳风,对李淳风的态度也没有过于生分。

        “什么事?”萧灼也没想到,都过了一天了,居然还能谪仙居碰到这对夫妇。而且他们夫妇所在位置,还就是当初他和锦若住的那一间!

       “现在没事了!”柴紹领着李淳风进门后,指了指屋内的李靖夫妇说道。本来他是想让李淳风去解决长安宫里的事的,因为去了那么多人都没回来,他总觉得这事情透着点邪乎,而他们李家人可是知道的,袁天罡最擅长的就是处理邪乎事,那作为袁天罡的大弟子,李淳风处理起来自然也不难。可是那天他去找李淳风时,李淳风根本不在房间,而且一连三天不见人,等到今天再见到时,长安宫的事已经让李靖夫妇给办了!

        而据李靖对长安宫留守的说法:由于长安宫内爆发了疫病,导致宫内之人全部身死,所以导致之后派进去的人也没有一个活着走出来。又是李靖又亲自带人进去处理尸体,并调配药粉,这么一顿折腾下来,长安宫恐怕有些日子进不得人了。

       “李药师,张女侠。”萧灼也没装作第一次认识他们的样子,以免过于矫情。

        “李道长。”李靖说着,连忙请李淳风坐下。长安宫事件得以解决,虽然明面上都是他李靖的功劳,但实则李淳风居功至伟。只是对外时,总不能宣扬说是妖孽造成的,如此大规模的死亡且又是皇城之中,他与李淳风商定后,这才以疫病为托辞,也让长安宫留守对上级有个合理交代。

       “你们认识?”李秀宁记得李淳风刚来时,好像是没见过李靖夫妇的。

       “昨天在长安宫见过,我奉师命去长安宫取些东西,染上了疫病,是李大侠出手相救,才能活着走出来。李大侠,多谢了!”李淳风说着,也连忙向李靖抱拳,以示感谢。

      “道长严重了!”见李淳风这样,李靖也只能硬着头皮带上这顶高帽子。但萧灼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和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意外。“对了,李姑娘,既然你也在这里,那淳风便在此向你辞行。”

      “李公子要去哪儿?”

      “江都。有些事需要找家师问清楚。”萧灼说道。当初他还魂成功后,便与袁天罡商定,既然暂时不能铲除萧美娘,那就先剪除萧美娘留在其他地方的族类,这样一来可以削弱她的势力,二来也还世道一些清明。而萧美娘的这些族类,最集中的地方,就是长安和江都。长安自不必多说,朝廷旧都,东迁时遗留下来的宫妃们就是祸首。而江都,则是当今圣上两次南下时留下的祸患。当时两人商议已定,萧灼便直奔长安,但他怎么也没想到,袁天罡当初为了对付萧美娘,竟然直接截断了长安的龙脉,而袁天罡用的什么手段,他至今还没想清楚。

      “柴公子,也请代我向李公子请辞?”偏偏此时,李靖也开口向柴紹辞行。

       “李大侠这是为何?”被柴紹这么一问,李靖就有些支支吾吾了。因长安宫一事,李靖在之名在长安是声名大噪。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,李靖也立刻忧心忡忡。因为长安宫留守感已经将此事快马奏报至洛阳!要说以前,他巴不得有这种上达天听,甚至一展宏图的机会,可是现在?长安宫里的那都是什么啊!猫妖啊!而且据李淳风所讲,长安宫里的还只是些不成气候的,既然长安宫里的都是些不成气候的,那成了气候的在哪儿?李靖也不傻,当即就想到了洛阳皇城。而一旦他斩妖除邪的事迹传到洛阳,那等待他的是会什么?

        “是这样,我们夫妇也出来有一段时间了,犬子尚在义兄家寄养,我们也该去看看他了。”张初晨也知道自己夫君的难处,连忙出来解释。

       “如此也好。那我们夫妇便在此……”

      “天光觥影尽无声,昔日繁华皆成空。百世千繁今不在,空见楼台月乘风。”就在柴紹夫妇为李淳风三人送行之时,一个洪亮声音传入了房中,盖过了柴紹的话音。

       “谁在说话?”柴紹打开窗户,向窗外看去,却见对面房间内,正有两个男子互相拉扯,其中一人明显是喝的有点多了,另一人则在努力拉住他。

       “这位公子,多有抱歉,我这位房兄多喝了几杯,有些醉了。在下杜如晦,代他给公子赔礼了。”杜如晦说着,连忙躬身赔罪。

       “不妨事,都说酒醉之时最见人之真性,你这房兄怕不是平时也如此豪言吧?”柴紹打趣道。

        “公子,这你可就说错了,房兄他平日最是惧内,也就今日随在下来了长安,又多喝了几杯,才敢如此放言。”杜如晦说着,赶紧走过去,拉住那个醉酒之人。

       “惧内?”谁知醉酒之人听到了两人对话后,立刻对杜如晦说道:“谁说我惧内?我堂堂七尺男儿,岂会惧内?”但下一句,却又话锋一转,“再说了,论惧内,我哪儿比的了本朝先帝,他可比我还惧内呢!”

       “玄龄!你喝多了!”杜如晦说着,又去抢房玄龄的酒壶。

       “怎么了?我惧内就说得,他惧内就说不得了?”说到这里,房玄龄又是喝一口酒,说道:“我还就说了,他可不光惧内,他还失德!”

        房玄龄这话一说出来,李靖夫妇倒还没什么,柴紹夫妇却被惊的一时互相看了看,毕竟她们李家也算是皇亲国戚中的一支,乍听有人妄议先皇,难免要上心一些。

     “玄龄,你胡说什么呢?哪有什么失德!”杜如晦阻拦着房玄龄,他可是很清楚谪仙居乃是人多眼杂之地,妄议先皇这种事,传出去也是可以定罪的。

        但他那里越想将事情压下去,这边却有人不已经听不惯了。“在下柴紹,敢问这位仁兄,我朝文帝如何失德?先帝平中原乱局,威服四方,开大隋盛世之基。如此功绩,岂可妄论?”其实柴紹这话说的也是有些违心的,这些年来,他多次去秦家拜寿,可是见过很多人间苦楚的。只是有时候他也会想,是什么造成了那些人的困苦,若是这种局面不从根本去解决,只以个人财力去解救一人一家又有何用?

       “盛世?”谁知房玄龄听了柴紹的话,却不以为然,然后反问道:“何为盛世?民殷国富,威仪四方。民生有其道,行事有其法。前可承往圣之绝学,后可立万世之表率,方为盛世。而先帝之治,国富而民穷,国势虽兴然盗匪猖獗,何也?朝廷税令发之为一,却倍之于民,富权贵而贫生民,如何有德?诸夷慑于威而非感于德,盛时则为友,衰时则为贼,后世遗祸也!民生不求正道,民行不遵善言,夺他人之资而为己用,掠他人之物而盈私欲,久必乱也!有如此者,何来盛世之说?”

        “这……”柴紹看了看在座众人,竟是一个个都不答话,也不知他们是认同房玄龄的话,还是惊讶于房玄龄的前后判若两人。所他所说之话,当真是久积的肺腑之言,可见其志不小!而如此直言朝廷政令之弊之人,若非狂士,必是大才!

       “那当今圣上,先生以为如何?是圣君还是明君?”这时,又是萧灼出口问了一句,只因房玄龄的见解,竟然与当初他父亲近乎相同。

        “非也!”然而房玄龄对萧灼的两个答案都不认同。“当今圣上,既非圣君,也非明君,是为雄君!”

        “何为雄君?敢为前人不敢为之事,敢创后世不敢创之功。昔日战国,秦历六世而成一统之局,千百年来,古之未有。始皇廖廖十数年而行统一之法,此行此举,可谓天下无二,是谓雄!然民不知其贵,士不明其益,世人未见其果便二世而亡。而秦之后,后世之君虽多言其罪,却无不念其恩。而我朝圣上,开科举、通运河、营东都,以一世之力而行数代之功,行古今未有之事。今又兴举国之兵征伐辽东,此战若胜,则四海臣服,天下安宁……”房玄龄说到这里,可能是有些口渴,转身就去身后找酒壶,结果只听哗啦一声,想来是被什么东西拌倒了。

       “那若是败呢?”萧灼一语道出,最先惊讶的却是李靖。

        “败?”李靖不解。他自幼在舅父韩擒虎的熏陶下长大,对军事战略熟识于心,在他来看,朝廷此次东征,无论从哪方面看,都是没有输的可能的。

        “若是败,各路贼寇必然趁势而兴,疥疮之疾若是烂到深处,虽不要命,但足以致残。”接话的却是杜如晦,看来的确是人以类聚。

        “先生。”李靖闻言,立刻上前道:“在下李靖,请先生赐教。方才听房兄所言,秦之亡,亡于时数。但依在下之见,秦成于战,亦亡于战。秦之军法,以斩获首级而论军功,故而秦军作战,骁勇无比。故有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,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之说。然秦灭六国后,天下一家,兵少战,则功渐微。当是时,唯有外御强寇,方可保秦立国之本。然其筑长城,拒寇于外,其耕战之本便成牵赘。有道是外有忧患而自强,安于升平而自殆,纵观秦与列国之兴衰,无不合乎此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 “李大侠,所言偏颇了啊!”杜如晦难得见有人愿同他二人论政,心中也是有些高兴,道:“闻听李大侠最擅兵事,有此一论倒也不足为怪。依李大侠所言,秦若要长盛久兴,须不断兵事。但漫漫兵事,何以为继?兵者,国之锋刃也。刃有两面,一面向外,一面向内。向外者,拓土开疆以彰国威;向内者,穷兵黩武引颈自戕。何为打仗?何为兵事?兵马、粮草、器械、衣帛,唯钱财耳!战事无休,民力为之空,财力为之竭,后继为之乏,虽胜于当下却败于将来,无异于竭泽而渔,不可取也!且秦之政,未见其效而先亡其国,汉承秦制,蓄四世之财方全武帝一世之威,足可见,百战之后,当重生息。再观当今圣上,自登位起,多兴役事,天下百姓,莫不因此而怨愤,生民百业,多因此而废弛。当此时,若重生息,养民生,须有十年,则必成旷古之盛世!”

       “受教了!”李靖闻言,引步而退。却又有李秀宁又上前执礼称敬道:“先生。”

        “姑娘请说。”事已至此,杜如晦也甚至眼前几人恐怕非同一般,今日若不辩个清楚,恐怕很难休止。

        “小女子不才,曾听圣人道:‘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’,且说先秦之事,百家争艳,辈出无双之士;而秦之一统,废百家而独尚法学,以致士子离心,生民背德,如此而言,秦之亡,可算亡于失道?”

        “姑娘,难得你有如此见识,可惜只是女子。”杜如晦感慨一声,有道: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帝王之略,岂可以小民之心见之!千年乱局,一朝得定。得其民心,何其难也?缓则数十年方见其效,急虽立竿见影,却难免天忿人怨。”杜如晦说到此处,转身而走。不一会儿就听见房玄龄的声音响起

        “哎……如晦,拉我起来,我还能喝。”房玄龄果然是被绊倒了。

        “李道长?”柴紹见三人都说不过对面,立刻向李淳风求救道。终于,李淳风不负众望的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 “两位既知晓朝廷政弊,何不入仕,以为生民谋福?”昨夜虽然刚刚重启长安龙脉,但萧灼也不认为今夜就会出现两位大贤来拯救大隋于既倒之时,果然,杜如晦接下来的话,也让若有人失望了一番。

       “公子此言差矣,非是我们二人不想入仕,而是当今圣上好武独断,绝非圣主。且当今朝中尚有一人,我与玄龄兄都为之钦佩,他尚且劝不得圣上,我们又何必去图添烦。”

        “敢问这人是谁?”听到这里,萧灼也不禁有些好奇。

         “中书侍郎萧瑀,此人有相国之能,只是性情太过刚硬,而他辅佐之人,偏偏又是雄主而非圣主。”

~~~~~

啊啊啊!要疯了!这一章太难写了!本来是要写凌烟之志的!写白话文又太绕了,结果写前奏都那么累,等再多出来几个再写吧!本章论点取自纪录片《从秦始皇到汉武帝》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
sitemap